close

   

 

孩子在外遇到委屈,父母應該怎麼處理?

 

我的停駁hostel有個小幫手,在我這裡打工換宿三個禮拜後,遠去蘭嶼的早餐店做一個月的換宿。外島的打工換宿通常都會要求換宿時間需一個月以上,每日工時也比較長(五個小時),觀光地區的來客高,工作相對會較忙碌。

 

有些店家提供的打工換宿性質早已偏移本意,超時的工作遠超出住宿一晚的價值,但這些孩子們為了想在自己的暑假得到些不一樣的體驗,命格硬一點的幾乎都通盤接收。於是,苛刻的換宿環境在觀光地區成了常態。

 

簡單來說,從我這離開的小幫手在蘭嶼遇到了苛刻的老闆,每日將近八小時的工時,還被老闆各種亂罵。她說她很挫折,難過到偷哭。

 

「這也太誇張了吧,你應該要回家啊,根本本末倒置了嘛,一張床一晚才多少錢?可以去舉發他!」我也為這件事打抱不平說了一大堆,「那你媽媽知道嗎?」我問她。

 

「我媽知道啊,她也叫我回家,但我覺得我應該要撐下去。」她說,「我覺得我都來了,而且是我決定要來的,我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。」

 

看著她曬得黑黑的臉龐,說的很激動的神情,我知道這個孩子成熟,比我想像的更成熟一點,起碼在這個事情上,沒有因為別人的慫恿而萌生退意,那個時候我是朋友,所以和她一起各種罵老闆。

 

而當我轉回媽媽這個角色,如果我的孩子如果遇到一樣的事,我該如何處理?

 

如果是我的孩子,我不會替他做任何決定,也不會幫他出餿主意,要舉發老闆就自己去,想不想回家也自己決定。我要當的是孩子的後盾,而不是他的前鋒。

 

當母親就要給孩子一個依靠,讓你有退路,但這個退路是為了前進的你而準備,用力前進會受傷,家永遠在這,你可以療傷、可以取暖,充飽了再繼續。這個後盾不為了讓你畏懼而存在,退縮回來的,我會讓你找不到它。

 

在她從蘭嶼結束換宿回到我這時,我很期待聽她分享她所遇到的人事物,她說了蘭嶼的海、蘭嶼的人、蘭嶼的臭老闆,儘管不是全部都開心的,我依然覺得精采。打工換宿的精神絕對不在打工,但若只是為了旅行而去,也失去它的意義。旅中學、學中做,是我對這個生態下的註語。

 

來我這打工換宿的孩子不多不少剛好八個,這八個孩子有很大共通點,就是家庭都健在,我沒打錯,是健在。

 

他們的父母都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在愛他們的孩子,有些父母管教很嚴格,外面食物危險、出去玩危險,所以他的孩子到大學才吃過滷味。有些父母可以接受孩子的髒話,所以孩子在他們面前從不遮掩,發生了什麼事媽媽都可以聊。有些父母教條很多,孩子會抽菸當然是隱瞞,於是孩子不喜歡跟他們相處。

 

這些,讓我思考我是什麼樣的母親?

 

我常從他們身上發掘到我未知的訊息,也從他們散發的人格特質去思考,要如何給予我的孩子適合他們的教育,或是,他們想要的教育。我從不是完美的母親,也沒辦法當個十全十美的母親,那麼,就當個自己也不討厭的母親吧,起碼這簡單多了,不是嗎?(笑)

 

00000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凌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